2020届高三学子,着实是不平凡的一届。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,他们“享有”三个月的历史性超长寒假,禁足在家,同窗相隔,远离自然,在线学习时间骤增,运动量促减,加之高考延期一个月政策的变化,年轻的心,遭受前所未有的压抑。
或许所有坚信奋斗的人生,必然都要超越凡庸。自4月7日南昌市高三学子返校复课,伴随着上课戴口罩、下课一米线、每天晨午检等日常,他们又持续了近两个月的高强度学习。
高考将至,所剩月余,学习氛围已然趋于白热化。古语云: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。意为古时周文王、周武王等圣王的治国之道,时而宽松,时而紧张,张弛相济,方合正道。古今虽时变事异,但其理一也,奋斗的人生,都脱不了圣贤的圭臬。6月1日,校领导果断决定,本周抽出一上午时间,到花博园去,走进自然,让高三学子充分释压,放松身心。高三年级组欣然领命,随即拟定好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游园释压方案。
6月4日清晨7:30,云层厚重低垂,犹如遮天伞盖,遮挡了夏日的骄阳。校领导和高三年级全体师生迤逦而行,沿开发路向东,过莲西路口,至定岗大道北行,途经林氏宗祠,再沿焕章东路一路向北,直达目的地——花博园。一路之上,清风扑面,吹开了题海鏖战时紧锁的双眉,吹散了久居室内压抑心中的郁积之气,年轻的心相互碰撞,留下一路欢声笑语。不知不觉来到距我校1300米外的花博园,满眼尽是青翠之色,古建筑于林间隐约可见。梅湖环绕其间,八大山人纪念馆隔湖相望。
八大山人本名朱耷,字刃庵,号八大山人、个山等,出家时释名传綮。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,本是皇家世孙。明亡后削发为僧,成了亡命之徒,后改信道教,隐居于南昌青云谱道院。他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画家,中国画史上的一代宗师。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主,形象夸张奇特,笔墨凝炼沉毅,风格雄奇隽永;山水画笔致简洁,有静穆之趣,得疏旷之韵。且擅书法,能诗文。他一生坎坷,曾一度精神失常,痛定思痛之后,终选择背过身去,与世隔绝,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墨点无多泪点多,山河仍是旧山河。横流乱世杈椰树,留得文林细揣摩”。其中的苦涩无奈,非常人所能体悟。但其不甘于生命沉沦的品格,于苦难中寄情山水、自得其乐的审美情趣,早已融入于南昌文化的血脉之中,时至今日,八大山人及其品格,依然广为南昌百姓所景仰与传颂。
八时余,聚会在梅湖对岸花博园门口的高三同学们,在校团委书记游斌燕和各班主任的组织下,各班依序席地而坐,首先静聆高三年级组施云霞主任热情洋溢的开场。随后各班拿出准备好的气球和红绳,随着主持人的口令,开始了今天的第一项活动——“打气加油”,即吹气球。各班同学争前恐后,吹起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气球,瞬间,活动现场成了气球的海洋。
各班老师深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,纷纷加入“打气加油”的行列。
根据主持人的要求,同学们将吹起的气球用红绳绑在脚踝上,继续下一项活动——踩气球。踩气球分为男、女生两组,各班派代表参加,最终以未被踩破气球的同学获胜。先上场的是女生组,一群风姿绰约的高三姑娘们一改往日的羞涩,竞相追逐起来,一边紧盯对手脚下的气球抓紧时机一脚踩去,一边防备自己脚上的气球被踩破而奔走腾挪,小树林上空一时迸发出阵阵清脆的欢笑声,有如大观园中一众出色的女孩子们“拈花名”时的聚会。
随后上场的是男生组,一群健壮魁梧的小伙子们纷纷跳入场内。他们速度极快,一眼看准,脚下毫不留情,使得主持人张晓军老师接连提醒“同学们注意安全”。男生的防守与女生也大有不同,有的单脚着地一步一蹦,有的轮步高跳,让对手绝无下“脚”的机会。男生组进攻的力感和防守的严密,引得全体师生连连喝彩。
伴随着动感的音乐,踩气球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同学们脸上挂着微笑,一个个满头大汗。阵阵凉风,扑面而来,一时让人心旷神怡,昔日楚庄王兰台之游,大赞“快哉”之风,亦不过如此。
稍加平静之时,周会粉老师为同学们送来祝福。接着,今天的第三个活动——飞向梦想——开始了。全体同学将自己的梦想写在一方彩纸之上,然后将一片片彩纸折叠成纸一个个飞机,朝向天空一齐放飞,一个个纸飞机在空中滑行,画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,飞向理想的彼岸,寓意着同学们在剩下来的一个多月中将放手一搏,实现梦想。
随着纸飞机的缓缓降落,高中部校长王建明向全体师生做了振奋人心的演讲,并以华美的诗歌相赠。校长杨端煌也送来祝福,并再次谆谆勉励全体师生。
十点多,全体高三师生的集会结束了,最后,以各班为单位,在花博园开始了游园活动。花博园内,万物得时,山清水秀,目之所及,无不使人陶然而醉。2017年4月10日至5月10 日,南昌市举行“江西省第四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”,花博园是当时的主会场,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。今日之游,虽无昔时盛况,但花开依旧,清风吹拂,反增几多清幽。
供稿:文心 图片:周文梅、文心